Skip to main content

《旅圖輯》四引擎初體驗——韓亞航空 OZ712/OZ178/OZ177/OZ711 飛行紀錄

· 13 min read
KUNiGUMi
Server Restart Engineer

由於效率及經濟性考量,四引擎客機淡出市場已是大勢所趨。台灣出發 2024-2025 冬季定期客運航班中,早已不見 Boeing 747 的身影,僅有 Airbus A380-800(以下簡稱 A388)固定運用於阿聯酋航空 TPE-DXB 航線及本次的主角韓亞航空 TPE-ICN 航線。這也是目前台灣出發體驗四引擎客機最親民的選擇,趁著這次前往東京的機會開了這張在 ICN 轉機的票。

完成報到前往南側觀景台,此時四引擎龐然大物已在緩緩滑行中

韓亞航空是星光幫星空聯盟成員,在桃園機場 (TPE/RCTP) 集中使用 B, C 側的登機門,這裡也長榮航空的大本營

真是有「人情味」的機場呢!

桃園機場有三個登機門可停靠 A388 分別是 C3, D6 以及本日停靠的 C2

從一旁可以看到多一座第三空橋,供 A388 上層專用

10JAN25 OZ712

Date:       10 January 2025
Carrier: Asiana Airlines (OZ/AAR)
Flight No.: OZ712
Route: TPE (13:40L/05:40Z) ✈ ICN (17:00L/08:00Z)
Type: Airbus A380-841
MSN: 183
Reg. No.: HL7635
Age: 9.9 Years
Seat No.: 57K (Class Y, Window)

本日執飛 OZ712 航班的即是 Airbus A380-841 型、製造序號 183、註冊編號 HL7635、機齡 9.9 年,韓亞航空的第四架 A388

搭配的是 4 具 Rolls-Royce Trent 970/B 引擎,每具推力 70000 磅、直徑近 3 公尺

地面印有 A388 的停止線

為了對應 A388 上層的高度,空廚使用的車輛也有區別

在機身上「ASIANA AIRLINES」字樣右上角可以看到一塊不尋常的貼布。這是因為在 2024 年 12 月 11 日,大韓航空完成了對韓亞航空的收購程序。而那貼布下正是韓亞航空前東家——錦湖韓亞集團企業識別的紅色箭頭。考量到韓亞航空在收購後不會續存,只做了臨時性的處理。

13:00L 開放登機

座位 57K,經濟艙後段右舷靠窗,經濟艙下層是 3-4-3 排列,很有感的大椅距,還有腳踏板。頭頂面板有安全帶燈及 3C 產品禁用燈,後者這還是第一見,空調出風口固定不可調。

窗外勉強可以看到 4 號引擎,另一個明顯有感的是內窗跟外窗的夾層很厚 不利於拍照

韓亞航空 A388 安全卡,第一次看到用包摺的安全卡

13:37L 關艙門、13:47L 後推,一旁星宇航空的 A21N 左有 A388、右有 77W 包夾,顯得很迷你
14:09L 05R 跑道起飛、PIANO 1A 程序離場,起飛過程引擎安靜的不像在 TO/GA 很輕柔的就離地了,反而像在搭船

AVOD 目測 10 吋以下,是 Panasonic Avionics 開發基於 Android 可觸控的機種,即便用了近十年也不算過時。操作上雖然會用動畫拖時間,但整體還算流暢。

3D 地圖上小飛機有做成 A388 的樣式

還有模擬駕駛艙視角,比起視角本身有趣的點在航空資訊給的非常豐富,有空速、地速、姿態、高度、航向、風向風速、垂直升降率

此航線是三小時不到的打仗班,飛機餐就包成餐盒的形式發放,附上韓亞航空專屬的韓式辣醬。
至於口味嗎...還算及格不然就再加點辣醬。但此時的我還不知道長榮空廚供的餐,已經是這四腿裡面最好吃的了...

進入朝鮮半島開始下降,抵達牙山湖上空左轉,開始 ICN 進場程序。
不得不提 A388 在下降時,耳朵痛的感覺幾乎沒有,主觀上比曾搭過的 B788 還無感。

17:05L 降落在 34L 跑道,滑行穿越 16L/34R 跑道

17:17L 抵達仁川機場 (ICN/RKSI) 第一航廈 10 登機門

進到航廈馬上就有方向及行李轉盤的提示,還搭配了對應的語言與國旗 🇹🇼 細節做得很到位

至此結束了短暫的 A388、四引擎客機及韓亞航空的初體驗

10JAN25 OZ178

ICN-HND 這段的航班就不是 A388 了,因此只簡單紀錄
這次目的地是東京,因此沒入境韓國,直接前往轉機安檢

等待下一腿的空檔,順路來體驗 JCB 信用卡茶水間的福利,這次使用的是 Matina Lounge T1 East

之所以戲稱 JCB 茶水間是因為 JCB 在日本自營的貴賓室就真的只提供茶水及啤酒。但在日本及台灣以外合作的貴賓室都是正規的,可不輸桃園機場東方宇逸。
也因為 Matina Lounge 合作的卡別眾多,用餐時段會要排上半個小時左右才有位置,雖然人多但補餐速度相當快。

吃飽喝足準備前往東京,到了 22 登機門查了註冊編號就隱約覺得不妙

Date:       10 January 2025
Carrier: Asiana Airlines (OZ/AAR)
Flight No.: OZ178
Route: ICN (21:30L/12:30Z) ✈ HND (23:25L/14:25Z)
Type: Airbus A330-323
MSN: 845
Reg. No.: HL7754
Age: 17.6 Years
Seat No.: 27A (Class Y, Window)

本日執飛 OZ178 航班的是 Airbus A330-323 型、製造序號 845、註冊編號 HL7754、機齡 17.6 年
看這小小的類比頻道非觸控螢幕就知道,跟小花的那批老古董 A333 有的比

21:43L 關艙門、21:58L 後推、22:12L 34R 跑道起飛,左轉後向東飛去

同為三小時不到的打仗班,一樣是餐盒的形式。但比起長榮空儲的版本難吃了一點...在加上剛才貴賓室吃過的落差一比,只好靠韓式辣醬麻痺味覺了。

出發前便已知 OZ178 這班算是遲到常客,這天也很不意外的在登機門就延遲出發。即便抵達羽田空港 (HND/RJTT) 降落使用的是離第三航廈很近的 34R 跑道,00:03L 停靠 144 登機門,哪怕是有 JTTP、沒有托運行李,也已經趕不上終電...
因此想搭韓亞航空經仁川轉機到東京,或許選早一點出發飛東京成田的 OZ108 會更好。

14JAN25 OZ177

結束了東京三天的行程,準備前往羽田空港。在那之前慣例的來一趟天空橋駅,正巧碰上 JR 東日本的集章活動就蓋個紀念。

Date:       14 January 2025
Carrier: Asiana Airlines (OZ/AAR)
Flight No.: OZ177
Route: HND (01:30L/16:30Z) ✈ HND (04:10L/19:10Z)
Type: Airbus A321-231
MSN: 7422
Reg. No.: HL8074
Age: 8.1 Years
Seat No.: 30K (Class Y, Window)

本日執飛 OZ177 航班的是 Airbus A321-231 型、製造序號 7422、註冊編號 HL8074、機齡 8.1 年
01:22L 後推,05 跑道起飛

紅眼班的關係這腿就沒什麼紀錄了,但從日本上餐的飛機餐可說是印象深刻的難吃...

04:25L 再次抵達仁川機場,完成轉機安檢後就到有 24 小時的 Sky Hub Lounge 小睡到天亮,再次感謝 JCB 🙏

14JAN25 OZ711

Date:       14 January 2025
Carrier: Asiana Airlines (OZ/AAR)
Flight No.: OZ711
Route: ICN (09:45L/00:45Z) ✈ TPE (11:40L/03:40Z)
Type: Airbus A380-841
MSN: 183
Reg. No.: HL7635
Age: 9.9 Years
Seat No.: 82A (Class Y, Window)

本日執飛 OZ711 航班的正是數日前才剛搭過的 HL7635 剛好搭到同一架

不同的是,韓亞航空 A388 的上層是有配置經濟艙的,這腿付費選了上層左舷靠窗的座位 82A 來體驗。

上層經濟艙採用 2-4-2 配置,但由於機體的形狀的關係,靠窗的座位會有壓迫感,離窗戶也有一段距離

換來的是窗邊多了個小桌、以及很深的置物空間

09:40L 關艙門,韓亞航空在艙門逃生滑梯預位時空服會依序廣播回報,非常特別

09:50L 後推,這才發現 AVOD 是有鏡頭的,但要在起落架放下時才能看

10:10L 34R 跑道起飛

與 OZ178 相同從韓國上餐的飛機餐

看到了基隆嶼代表著這趟旅途將進入尾聲,在新豐上空迴轉進五邊,11:42L 降落 05L 跑道

12:00L 抵達人情味機場,使用與出發相同的 C2 登機門。這種事後改裝的登機門,面對 A388 的載客量,果不其然的塞車了。

韓國是非洲豬瘟的高風險區,要再掃一次 X 光,這算是從 ICN 轉機的缺點吧

後記

以上就是 A388、四引擎客機及韓亞航空的飛行紀錄,若不是對此有興趣,開這票顯然是在浪費時間。
考慮到這趟是在出發前不到一個月才決定飛,不選位 TWD 9K 有找的票價其實蠻划算的,還可以集星光幫哩程。

這趟結束過了大約一週,收到來自韓亞航空的包裹。開這張票時順手參加了抽獎,沒想到就中了頭獎——一架 A388...模型,但我想吐槽那個年曆是傳說中的 A380-8000 嗎?

韓亞航空及其 A388 算得上是搭一趟少一趟的存在,近年飛安事故不斷,加上財務壓力,最終被收購將併入大韓航空。大韓航空也因為面臨財務壓力,逐步退役旗下的 A388。
好消息是,大韓航空公佈了 2025 夏季班表,其 A388 也將限期執飛 TPE-ICN 航線,因此台灣出發又多了一個選擇。但我比較想搭大韓航空的另一個時代經典 Boeing 747-8I 就是了,希望能有機會。